其他

《芳华》撤档:电影审查到底是一件多大的事儿!

2017-09-25 拍电影网 拍电影网

“血色”《芳华》


编者按:9.23日,深夜,原定于国庆上映冯小刚导演新片《芳华》紧急撤档。注意,是“撤档”二字,不同于去年《我不是潘金莲》改档,这意味着《芳华》再次上映时间成为未知数。事发突然,当夜导演和一众主创、宣传人员都还在路演的路上。在撤档消息未确定之前,各种传言:这是炒作、因为预售太差了、因为题材内容原因……直到凌晨1:37分。冯小刚电影发布确认消息:《芳华》消失在国庆档。


在昨日上海场(恐怕是最后一次点映),冯小刚与众主创演员向观众与工作人员鞠躬致歉,纷纷拭泪,场面一度充满了悲伤。“今天这场见面会,肯定是最让我难忘的。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我们《芳华》全国的路演只能终结于此了。所以这是最后一场《芳华》和.....观众的见面。还没要开始,就要说告别了!”


冯导口中不能言说的“不得已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也或多或少能感觉到点什么。即便是之后能够再度上映,片子又会做怎样的修改!?《芳华》被撤档,如同电影中“活雷锋”刘峰(黄轩饰)在退伍落魄生活中,被城管扣下的那辆运输三轮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借着这个话题,来聊聊电影审查到底是一件多大的事儿!

一部电影从拍摄到发行,始终与一个词汇紧密相连——电影审查


即使张艺谋(《活着》)、田壮壮(《蓝风筝》)、姜文(《鬼子来了》、《让子弹飞》)等著名导演的影片也不能免遭审查的压制,其中除了一部分因为情色镜头被禁外,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政治原因不能公映。


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审查的束缚渐渐超过了它出于保护人民思想的初衷。


2012年谢飞导演曾经提出过用分级制代替电影审查,5年过去了,这个美好的愿景,依然还在艰难中未得以实现。

随着近两年拍电影和看电影的热度在国内持续升温,更多的观影爱好者关注到了电影审查,有人捶胸顿足,有人义愤填膺,你可能会问——


为什么如今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如此严格?

为什么有很多题材、很多电影都看不到?


还有更多不满的声音对准了当下我国电影市场中的影片内容——


为什么大部分商业片内容都如此low?


好故事都去哪了?


这些疑问让一部分影迷对我国上层的电影审查充满了抵制的情绪。小编我有时候也很生气!


可是,我们又真的了解电影审查吗?在当下中国这样一个电影工业发展还不完全的时间放开审查电影质量就一定会好吗?从审查到分级有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由于市面上流行的关于电影审查相关知识的书籍很少,这类知识又偏冷门,相信多数呼吁放开审查、建立分级的同学,并不完全了解这过程的曲折和不易。


在《电影审查》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即使当今被大众誉为电影的沃土、电影人自由生长的国度——美国,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严格审查时期,从审查到分级也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



美国电影审查的最早记录要追溯到1897年的“人民诉多利斯案”。电影发明于1895年,可以说电影审查是伴随着电影诞生而诞生的。


正如《电影审查》中提到的,“在美国,其他所有艺术形式的表达和传播都没有系统的社会审查制度,但电影是一个例外。”美国的电影审查不仅受到政治与经济的影响,还有宗教的强大干预。


《永别了,武器》由于电检官员和宗教分子对影片中的道德问题百般挑剔,导致该片价值被严重低估


1907年11月4日芝加哥城市政府通过了电影审查法令。之后其他各州都纷纷进行了关于电影审查的州立法。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等级划分明显,所以美国上层社会民众有时也会代替政府反对影片内容中一些不可接受的部分,以保证少年儿童和社会中下层的普通成年观众(上层人士认为这些成年人理论上来讲缺乏辨别能力)受到不良影响。比如《一个国家的诞生》虽然直接促进了好莱坞工业体系的形成,但内容里有严重的种族主义倾向,在社会中间产生非常剧烈的反响。


《一个国家的诞生》因粉饰3K党情节遭到禁映

由于金融资本如银行等开始投资制片,制片方和审查方的矛盾开始弱化,《电影审查》的书中也提到当时的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主席威尔·H·海斯(Will H. Hays)成立了“海斯办公室”即负责执行日常工作的法典执行委员会。


“当金融资本介入之后,对于制片方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不能让投资的电影在拍完后走进市场的时候,因为其内容影响回收。”“这就是所谓风险预测和风险控制。这使得产业内部对审查的需求和认同加强了。” 


威尔·H·海斯


这时的美国审查就到了所谓“《海斯法典》时期”,其实《海斯法典》是电影业对抗由政府实施的电影审查制度建立所做的一种努力。


好莱坞类型片的模式形成也和《海斯法典》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个观点在《电影审查》中有一段经典阐释:“类型片成了一种防弹衣,是在讨价还价中把某些思想内涵转换和隐藏到了类型规则的外衣之下。好莱坞经典类型许多叙事城规的形成都与此有关。不能直接表现不等于完全不能表现,制度化的限制成为一种逼着人寻找新的创作途径的动力。早起重要的强盗片代表作如《疤面人》、《我是一个越狱犯》、《小凯撒》等几乎都曾在审查时期遇到过麻烦,在不断地争论和修改过程中,人们逐渐找到了一条在暴力犯罪、有个人魅力的歹徒形象等有颠覆性色彩的内容中表现与爱情、亲情、友情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等正面价值体现之间建立微妙平衡的道路。”但这层“防弹衣”肯定对创作者的想象力构成了限制。


《疤面人》中第一次出现了机枪扫射的暴力场景而成为第一部被《海斯法典》禁映的影片


之后,审查与反审查又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斗争时期,如“派拉蒙案”“《奇迹》案”《蓝月亮》冲击和电视业的强势进攻等,期间夹杂着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海斯法典》的审查统摄威力才开始节节败退。


《蓝月亮》导演普莱明格在剧本审查不通过情况下完成了拍摄,并联合联艺公司独自发行,最终大获成功

想要撼动一种模式是十分困难的,要经过相当长的曲折反复的博弈,想要知道最终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如何走上了历史舞台,翻开《电影审查》,你会找到答案。

对比美国,中国同样也在经历着电影审查的困惑,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家喻户晓的18集神怪片《火烧红莲寺》盛极一时,各大制片厂也纷纷跟风开始制作神怪片、武侠片以及包含软情色元素的其他怪力乱神电影,这股浪潮带来了一次政府对于电影市场的审查控制。当时的《电影检查法》规定:禁止一切传播宗教迷信的影片。武侠、神怪片更被反对者归结为“封建的小市民文艺”, 进而被国民党内政部和教育部合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在1932年中宣布严厉禁止。


《火烧红莲寺》中应用动画效果,实现了技术飞跃


任何一项制度的更迭,都是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发展后才能带来的,过松过紧都会制约电影这项艺术的发展,盲目限制,会削减创作者极大的创作热情,导致观众无好作品可看;但在产业化发展尚未完善、不合时宜的时刻,盲目放开审查,电影市场会制造出更多低俗的视觉垃圾。


这个夏天,国产片整体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类型多元。但单从市场反应来看,《战狼2》一家独大,票房并没形成百家争鸣的态势。当国产片保护月这个保护伞消失,外片强攻内地影市,电影市场热度在九月转凉之后。一些电影人、电影产业者开始反思,是否到了完全将市场放开的时候,是否到了将电影审查推向电影分级的时刻。


《电影审查》就在这样一个合适的时间诞生了!


每本书的出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本书从策划、成稿、校审到最后的出版就像是孕育一个婴儿,而《电影审查》这本书是一个被倾注了更多关注更多的爱的特殊孩子,除了影迷外,这本书的它的出版初衷也是希望能够被电影从业者和手握电影审查大权的上层关注到。


正如钟大丰老师为《电影审查》写的推荐语中提到:“电影内容监控初衷本来就是推动‘正面’内容的有效传播和防止‘负面’内容影响接受人群。越是理念科学、目标定位清晰、手段合理的管理方式越会对电影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效果。这正是我们认识电影审查机制的目的。”


这本书的诞生不止是让我们了解到世界上12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审查制度的发展和过程,更加希望能够起到推动我国的审查制度完善、向分级制发展的作用。这个美好愿景的达成,也需要你——每一个对中国电影发展怀着热爱的读者的支持和帮助。

这本书是否真有可能推动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发展?



我们希望它能,我们也觉得它能。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可购买

《电影审查:你一直想知道却没处问的事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